查看原文
其他

池州有个山洞,名叫“大王”!

作者:丁 超 池州新闻
2024-09-07

池州大王洞:掠去浮尘露诗华

大王洞上下洞贯通,古称“穿山洞”,传说系“白犬化龙、穿山成洞”,而溶洞所在之村庄亦称“穿山”。初次游览大王洞是在其正式开放不久的1988年,闻其名,总觉得有点儿土气,还有点儿匪气,及至到此一游,方才领略到在这貌似土气、匪气之下的文气和诗气。



在我的潜意识里,大王洞之“大王”,当是占山为王的“山大王”,其实我错了——这里的“大王”指的是五代时期后汉隐帝“忠佑大王”刘承佑。


后汉隐帝刘承佑系后汉最后一位皇帝,其以“汉室正宗”自居,称“忠佑大王”。他曾率十万大军与赵匡胤部激战,终寡不敌众,败退至秋浦青螺山一带(今贵池区牌楼镇穿山村),遁入山洞而躲过一劫,此洞遂称“大王洞”。由此看来,大王洞不仅没有匪气,甚至还有些王气、贵气。


从“霖雨谷”索道下站坐吊椅式索道前往大王洞上洞。索道起伏缓行在山谷间,开放型索道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尽情地欣赏周边的美景,当索道行至高处,只见葱翠的苍山尽收眼底,山间农户粉白色的墙壁点缀在这青绿之中,格外显眼;及至低处,脚下小径如肠,竹影婆娑,几畦菜园仿佛是一片片竹林连接的纽带,虽属人工,却也天然。




抵达索道上站,又一次出现“霖雨谷”的指示牌。本以为索道跨过的茂林山谷为霖雨谷,没想到通往洞口的这条漫长、幽静、当地人称之为“神仙濠”的溪谷才是霖雨谷。在这近千米的溪谷中,溪水一直陪伴着人们走向洞口,哪怕是在最枯水的季节。看着溪水无声地流过青石,不由使人想起王维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的诗句来,而听着溪水从数丈高处跌落而发出的漱玉之声,似乎也能体会出“鸟鸣山更幽”的意境。 



霖雨谷的树木不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,更有着丰富的情感。人们把三棵长在一起的树称之为“结义树”,把彼此相连的两棵树称之为“连理枝”,不一而足。谷的两侧是陡峭的石壁,树木从石缝中扎根、生长,进而遮天蔽日,而透过茂密的树枝,人们看到的是一页页层叠而上的石头,仿佛是一本本巨大的、记载着沧桑巨变的人类发展与进步足迹的书籍。我知道,这是沉积岩,它与岩浆岩、变质岩共同组成了地球岩石圈。我不知道眼前的沉积岩是陆地沉积岩还是海洋沉积岩,但从当地石灰岩丰富的现象来看,基本可以肯定,亿万年前,我们的脚下曾是一片汪洋大海!



霖雨谷的入口是一架巨大的天然石桥,高52米,宽64米。诗人贺敬之见之,惊称“天桥”,并提笔写下“天桥”二字,诗人艾青也叹称其为“江南奇观”。




霖雨谷两边山体流落的雨水、渗出的泉水,落入谷底,最终汇入大王洞洞口。


大王洞洞口如“天桥”一般高大。入口处是赵朴初题写的“大王洞”隶体大字,而在左侧半壁上镌刻的则是宋名臣滕子京(字“宗谅”)偕同科好友、时任建德县令梅尧臣同游大王洞时题写的《游穿山洞》:


洞户千年叫不开,白云无主自徘徊。
只因种玉人归后,一闭春风待我来。



见此,我忽然记起“霖雨”之名的出处:那不是出自梅尧臣《和滕公游穿山洞》当中“霖雨虽有意,风雷莫相扶”么!


大王洞由大天潦、小天潦和大王洞三洞呈“丁”字形组成,干线总长2200米,总面积达10万平方余米,规模宏大,奇景天成,堪称“洞中大王”。来到洞中,人们仿佛置身于银河之中,周遭繁星闪烁、波光粼粼、流水潺潺,又一如进入龙宫,各种绮丽瑰宝令人目不暇接。



洞内潮湿,不时有水滴落在身上,抬头看,却被头顶伸手可及的石钟乳上的水珠吸引住了。水珠晶莹透亮,每隔几秒钟才滴落一滴。凝神注视着水滴,在其将坠未坠之时,我的心中升腾起一股伸手触摸的强烈欲望,但最终还是忍住了。我知道,这石柱、石笋等,正是由这一滴一滴水珠,经过不懈的滴落而形成的,我不能用自己的手阻碍其前进的步伐,若有损坏,不仅是我的罪过,更是这经过亿万年方才“修炼”而成的这些“艺术瑰宝”的悲哀。




游览大王洞如同欣赏《黄河船夫曲》。一入洞口便掀起一拨高潮,绚丽的灯光、奇特的造型、神奇的构造,如黄河水般扑面而来,震撼着你的心灵;当脚下稍缓,心以为马上可以出洞时,岂料又一片绚烂呈现在面前,于是,便又如黄河船夫般再一次铆足劲,奋力奔向彼岸,从而再次掀起一拨高潮;及至看见洞中河岸边一艘艘橡皮艇,便如同黄河船夫看见了河岸,一种胜利者的喜悦从心中油然而生......



霖雨谷的溪水流入洞中,又伴随着人们的脚步流出洞外,一直流向诗与远方——那是有着“诗河”美誉的秋浦河......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池州新闻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